十一月份,陈亚之跟周玲玲一起前往华尔街。
按照陈亚之的想法,他本想着能够通过越洋电话就能够沟通好一切的。
后来想到,自己这一次那是要让别人折戟沉沙的,所以为了表示尊重,同时也想看看到底是什么样子,因而亲自来了一趟。
在与那些资本大鳄交谈时,陈亚之清楚知道自己并没有表现得很自卑,相反带着一种胜券在握的自信。
不过,那些资本大鳄却总有一种高高在上的优越感。他们用高姿态跟陈亚之谈话。他们最先表达的居然不是不信任,而是一直在探求,陈亚之为什么会对做空美国房地产市场,如此执着。
陈亚之一来不喜欢英语,二来也懒得解释,胡说八道了一通。那些老外见多识广,看出来这是个被人忽悠了的瓜怂。
不过,当陈亚之提出签署总利益互换合同的时候,那帮华尔街投行大鳄马上痛快的答应了下来。
所谓总利益互换合同,陈亚之如果成功做空美国房地产市场,那么那些华尔街大鳄也能跟着分一杯羹。
相反,倘若陈亚之做空失败,那么他就会将自己亏损的那一部分钱,补给华尔街。
总之,无论陈亚之是赚还是赔,华尔街的投行都能有得赚。
在陈亚之的这个提一下,华尔街的投资大佬们瞬间上头,都很痛快的签署了总利益互换合同。
这样,陈亚之跟六家投资机构分别购买了一万三千二百亿的美国房地产次贷。
偿还的截止日期是2007年4月30日。
但是总利益互换互换原则却有一个致命的缺陷男,那就是保密性。
即这个合同只有签署的双方是知晓的,任何的第三方都不会知情。
因而,这六家华尔街投行都以为自己才是那个唯一的一个稳赚不赔的人。但却不知道陈亚之才是为唯一一个将他们通吃的人。
陈亚之此时名下的多家跨国投资公司分别派上了用场,他以不同的公司与不同的华尔街投资机构签署了总收益互换。
也就是陈亚之用同一份抵押物换取到了六笔杠杆。
其中的雷蒙兄弟甚至给出了三倍的杠杆,陈亚之在六家投资公司总共拿到了十一倍的杠杆。
签完合同后,周玲玲留在美国,负责操盘分批次将手中的次级债券在高价位卖出去。
在她分批次操作的这一时间,周玲玲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虽然她此时是在次级债权的高位抛售,但是,只要次级债权没有下降的势头,那么她手中的钱其实是不值钱的。
为了舒缓心头的焦虑,周玲玲时常在居住的宾馆附近逛街。
陈亚之为了她的安全,特意将宾馆定在了闹市区的一家五星九点内。
周玲玲走出酒店没有几步,就是一条繁华的商业街。
看着人来人往的街道,周玲玲非但没有能够放松下来,反而愈加的感到一阵焦虑。
尤其是在美国街头,随处可见各种各样的房屋打折促销广告,有些甚至额外送全套家电。
周玲玲忍不住担心,这么好的折扣和优惠,还有这么好的购房贷款条件,怎么会有人傻到不肯买房子呢。
不过,她怀着更加抑郁的心情,回到宾馆,继续有条不紊地将手中的次级债券一批批抛售出去。
...
转机出现在年底,美国那边的几家次级贷投资公司,都放出了四季度的销售报表。
四季度的房地产销售额居然出现了五年来的首次下滑,比例居然达到了惊人的百分三。
不过,对于这样的波动,市场并没有给出太多的反馈。人们早已对繁荣的房地产市场表现出异样的信任。
因而,在年末欢快的新年氛围中,那些不协调的声音瞬间被淹没,取而代之的是新年季的欢乐促销活动。
周玲玲积压了两个月的情绪,终于有了稍稍的松动迹象。
她将各方的资料做了一个整理,发现已经有一些投行识破了此次的下滑迹象,并且做出了跟周玲玲一样的举动。
周玲玲一方面在加紧抛售手中的次级债券,一边将将这些消息传给陈亚之的时候,陈亚之并没有太多的惊讶。毕竟一切都是在他的计算之中。
新年过后,房地产的不利消息陆续传出。
不过,部分对房地产依旧保持过度乐观的投行,反而加大了手中次级债券的持有力度。
次级债券出现了一个短暂的上涨趋势,虽然仅仅是微乎其微的上涨,但还是让周玲玲的神经变得紧绷。
时间到了二月份,终于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开始发现了房地产市场的整体的低迷状况。
一些无法偿还房贷的劣质信用购房者开始出现大面积的逾期状况。
另有一些明明已经拿到购房资质的购房者放弃了买房。
利空的消息如同滚雪球一样,渐渐壮大到被人们发现。
三月份时,一个购房者的逾期成了那一只扇动翅膀的蝴蝶,次贷危机瞬间被引爆。
房地产市场的成交量瞬间下滑,但对二级次贷市场的冲击却是空前巨大的。
到了三月份时,各大投行纷纷抛售手中的次级贷债券。
在此之前,周玲玲早已将自己手中价值一万两千亿的次级债权尽数抛售出去。
眼看着次级债券市场,如同雪崩一样,一泻千里。
四月份时,第一家次级债权投行申请破产保护。
金融海啸拍打过来时,根本不给人翻身的机会。
此时,大批的债券持有者,都成了接盘侠。
次贷危机很快席卷全球。
不过,在华尔街摇摇欲坠的巨人身影下,却有一个身材曼妙的少女。
她的打扮很时尚,穿着一身奢华的定制服装,高档的订做珠宝,样子华美而不庸俗。
这个少女就是周玲玲。
她先后将先前购买的次级债券都补上,一进一出,大赚九千亿,刨除各项手续和税金,最后留下六千多亿。
这笔钱无论如何都是一笔令人咋舌的巨款。
不过,因为是分了十多家小公司,分批操作,因而平均到每一家公司头上,也才五六百亿。
相比较美国国内那些提前做空的大玩家,五六百亿实在是一个并不惹人瞩目的小数字。
但所有的资金汇总到陈亚之名下的公司时,她迫不及待的给自己心目中那个神一样的男人打了一个电话:
“我们赚了六千个亿。”
喜欢重生之新能源造车大亨请大家收藏:重生之新能源造车大亨更新速度最快。
阅读重生之新能源造车大亨最新章节 请关注不格小说网(www.buge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