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目前税收制度的好处在于,它体现了赋税发展中的重要原则:其一两税法实行后,扩大了纳税面,国家财政收入大增,其二,两税法从丁课税为依资力强弱课税,实行量能征税,体现了公平合理的原则,其三两税法以资产为宗课税,大地主阶层必须多负担国税,这就从客观上起到了限制他们极端的非生产性奢靡消费,有利于一般农民从沉重繁杂的赋役中解脱出来,致力于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生产,体现了促进经济发展的原则,其四两税法将户税、地税、租庸调及其他一切杂税统一合并,以钱粮计征缴纳,分夏秋两季一起征收,大大划一了税制,简化了纳税手续,减少了税收征解中的浪费和征管费用,保证了赋税收入的及时入库,体现了效益的原则。
看完这个税种的介绍,我便视线模糊了,这太枯燥了。但是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税收又是基础,也不得不详细了解,这可是关系到千家万户的事,所以没有办法坚持看完。但是朝廷这些大臣只是非常详细的说明了目前的税种,根本没有对于税制改革的建议或者意见,这到底是何意呢?是不敢擅自做主,还是在我的态度没有明确之前不好表态呢?既然他们详细奏报了税种的起源和历史,那就是想让我全面的了解税种的由来,让我来决断。思来想去,应该是这个意思了。
其实这税的问题,说白了就是按人口数量征收税和按田地的多少收税,按人口征收的话,而且不管是不是成年了,哪怕刚出生都得纳税,这就有点不科学了。这个人口是发展的基础啊,而且人口的重点还是在农村,毕竟农村生活过了以后,农民没有事就会想办法增加人口数量。但是现在要是按人口数量征税,那岂不是严重的制约了他们对造人的积极性吗?特别是那些家庭贫苦的百姓,更不敢生了。所以这个不科学,随后便批示道:既然田地之税按土地的肥沃、贫瘠等级征收,那建议人口之税也按此逻辑,那就是未成年的人口不征收人口税,只对成年人征收,具体就是未满十六岁和年满六十岁不征收人口税。
批示完后,还是怕他们理解不了,便又在后面加上了,家有儿女,其乐无穷。生在当代,利在千秋。多个孩子多个宝,利国利民又防老。然后才放心,这样要是不明白我的用意,那他们也该退休了。
而对于丁税,其实我感觉是重复的,既然有了按人口征收的居人之税,为何还要对于二十岁至六十岁的男人征收丁税呢,无非就是为了缓解官方的劳动力紧缺,做形象工程或者面子工程的时候薅老百姓的劳动力羊毛吗?但是也考虑毕竟我现在刚登基不久,又不在朝堂,要是就这样一纸行文将丁税取消,怕引起反弹,对新政的改革不利,但是又不能不管,这就是占老百姓便宜吗?于是便苦苦思索着......
在耗费了大量的脑细胞之后,便在奏章后面另起一行批示道:关于丁税之事,乃跟人口之税有重复之嫌,鉴于目前国民普遍对参军入伍有抵触情绪,建议对参军的家庭可免其丁税,一来则是为了提高当兵的社会地位,二来则是吸纳更多的人才进入军队保家卫国,三来则是国家对士兵的福利政策之一,能够激发现有将士守边的热情和对国家的忠诚度。
然后又感觉要发展经济,首先是老百姓愿意消费,而老百姓要消费的话,必然前提是手里要有钱,而这么多种类繁多的苛捐杂税,如农器税、牛革税、蚕盐税、鞋钱等太不人性化了。简直是压在老百姓身上的小山丘,还是感觉要建议取消。于是又提笔批示道:由于朕刚继位不久,为了展现朕的仁德及爱民之心,朕经过深思以后,决定一次性取消各类苛捐杂税,以示朕之爱民之心。
我深知要取消这么多种类的苛捐杂税,势必会引起朝廷很多大臣的反对,毕竟他们读书人动不动就以祖制相威胁,其实事情不是这么干的,哪有经常提人家祖宗的,毕竟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要是一切都照旧,按照祖制,那还要我们后生之辈干嘛呢?但是现实就是这样,有时候文人的韧性和不是常人所能想象的。当然不可否认,他们大部分人都是忠君爱国的,现在以爱民、仁德的大义,估计他们不会陷我于不义。这样通过的概率就很大,也是阻力最小的。想到这里便愉快的合上了奏章。
正在我回想关于二税的还有没有漏洞之时,马车突然缓慢的停止了前进,王管家在车外道:启禀王掌柜,前面马上到驿站了,要不要下来歇息一下。我便道:可以,这路途有点颠簸,刚好屁股也被震的生疼。随后小六子便掀开车帘,放好下车凳,我便缓慢的下车,因为刚才看的奏章有点眼花,所以此时头脑还是有点发胀,走路也只能尽量慢点。
正在我原地伸懒腰之际,东邪袁旻丰走近我说道:启禀黄掌柜,早上我们启程之时,相州兵马都钤辖曹大忠特意送了一百套弓箭及诸多弓箭,我便点点头。也许是看在我们队伍进攻性武器太差,才送了些,其实我也感觉这玩意用处不大,毕竟一路上行来,基本上我们也不惹事,有基本的防御性武器就够了。然后便对王管家说道:走吧,去驿站休息下。于是王管家带路,我们众人便向驿站走去。
只见这是一家民营驿站,一路上我们刻意避开官方驿站,就是为了装的更像粮商,毕竟官方驿站,只招待过往的官员,这驿站很大,位于道路的拐角处,顺势将道路一侧的树林地铺平,整个驿站呈现大概的半圆形状,在驿站的最前面则是矗立着一个巨大的圆木,上面随风飘扬着好客来驿站几个大字,随后便是一个拱形的简易大门,大门二侧都是竹制的栏杆围绕着一圈,见我们这么多人前来,驿站的小二边堆满笑容来到跟前说道:客官们吉祥,一路旅途辛苦了,欢迎来到好客来驿站歇脚,客官里面请。随后便是一个俯身请的姿势,我看小二的服务态度不错,便给小六子使了一个眼色,小六子便上去打赏去了。
驿站小二拿到赏钱便高声朝里面喊道:有贵客到!说罢便带领我们众人向驿站内走去,我们穿过驿站的拱形门,便看到驿站大院内停满了各类车辆,那栓马桩上更是栓满了各类牛、马、驴等牲口。在大院的左右二侧分别是供人暂时歇息的偏房,只有一层高,而位于前方的则是一幢二层的楼房,估计是吃饭的大厅及提供茶水的地方。只见大院内人头攒动,甚是热闹,各类声音和畜生的鸣叫声掺杂在一起,构成了极具江湖气息的乐章。随后我们便在小二的带领下走向那幢二层楼房,身后的侍卫则是赶忙将套在运粮车上的牲口解下套索,拉到里面喂食,而同时成排的粮车和行李车停放一边,留下几个侍卫看守。另外则有几个侍卫按惯例以客栈为中心向周围警戒巡逻。
而我们这么多人的队伍,有老有少,有男有女,在进来的同时便有很多人在边上指指点点,反正说啥的都有,毕竟这么大的陆路运粮车队很少见,一般都是走水路。但是我们也见怪不怪了,就径直走向里走去,不一会儿到了大厅,我们选择了一个靠窗的桌子坐下,还是以我这桌为中心点,周围几桌同时坐满了我们的人,王管家便开始去点菜。
而就在此时,皇城司侍卫头领王二愣挤到我跟前,俯身在我耳边低声说道:启禀黄掌柜,据当地皇城司同仁通报,前面的路途将非常难走,主要是山区为主,一路上道路也不是很宽,来往客商、百姓虽然多,但是都是成队或则结伴而行,因为山上经常有土匪出没,他们杀人越货无恶不做,而且人数众多,我们还是小心点为好,要不要通知后面的御林军贴近我们前进,这样相互之间有个照应。我听罢,便想起刘老汉和三个唱曲姐妹的遭遇,便点了点头吩咐道:发信号,通知王大壮的御林军前来,然后当面告诉他,要在我们身后五里处跟进,另外等下吃好后,先派皇城司侍卫沿着管道,还有二边的山搜索前进,提早发现异常以做好防备。同时我们在驿站多呆一会,让侍卫们充分的休息,喂饱牲畜的口粮,争取等下一鼓作气过完山路。
王二愣拱手行礼道:遵命。便小跑而去,同时王管家来到身边关切的问道:黄掌柜,是不是王二愣汇报前方路途有点凶险。我便点点头,王管家接着说道:老奴早前也听说,只是老奴以前贩运粮食都是走水路,此陆路走的不多,但是也经常听闻此路段经常有客商出事,主要是此地山高林密,加上处于二个州的管辖盲区,所以导致在剿匪的问题上,相州和磁州的官府相互推诿,加上当地的土匪对山路熟悉,所以官兵一下子也难以剿灭他们。我会意的点点头,随后小二便开始挨桌上菜,我们便开始吃饭。
https://
.
阅读宋雄最新章节 请关注不格小说网(www.buge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