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词应被这老乞丐的善良打动,怜悯这祖孙俩处世艰难,决定伸出援手,不仅给小乞丐看了病,还收留了他们在田庄上干活,老乞丐叫元丰,小乞丐是一个秋日里被他捡到了的,便叫元小秋,何词应收留了他们之后,想让元小秋去京郊的学堂读书,可他没有户籍,何词应犯了难,他也不太懂这些,只得告诉了父母,求父母帮帮忙。
何舍人训了他一顿,让他把这祖孙俩赶走,“什么来路不明的人你就敢接纳收留?万一他们身上背了案子,万一他们是梁国余孽呢?你也不怕惹祸上身?京里京外这么多乞丐流民,就连常年行善的祥郡王府都只是定时施粥放粮,你几时见过他们收留人?给他们治了病,让他们吃几顿饱饭就仁至义尽了,你还想供人读书,帮着他娶老婆不成?你有几分本事就去行侠仗义了,你自个儿先娶到了老婆再说吧!”
何夫人也劝他:“天下可怜人多不胜数,你能帮到几个?下回再有难民乞丐窜到你跟前来,你帮是不帮?京里比咱家有钱有势的多了去了,人家都不沾手,自然是有原因的,你怎么能当这出头鸟呢?”
“能帮一个是一个,他们也不是白吃白住,不是让他们在田庄上做活计嘛?”
何词应觉着父母太冷血了,读那么多圣贤书,圣人常说善仁二字,救死扶伤难道不是人之本责么?
何舍人想让儿子撞撞南墙,让他知道好人不是这么容易做的,勒令家中的管事不许帮他跑这些事情,何词应也不认输,找遍了亲戚朋友,他最先去的就是王妃表姐家中求援,王妃是多冷静理智的人,哪能帮他这个,也是如他的母亲一般劝了他几句,何词应不大高兴,但连亲爹娘都不帮他,他也没立场去强求亲戚帮忙,自个儿再想想办法吧。
结果还不待他想到办法,大理寺的人就来找他了,说他窝藏官奴。
他可是惊呆了,他一个家世清白根正苗红的好少年,时常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不说大慈大悲,怎么也称不上坏人吧,这怎么还窝藏官奴了?
大理寺的人是直接找上他家门的,他也是官家之后,大理寺的人给了几分薄面,何舍人一问,便知是何词应那日救济的祖孙俩出了问题。
元小秋确实不是元丰的亲孙子,他是官奴之后,他的祖父在任期间贪赃枉法草菅人命,泰安帝亲派人抓他进京受审,判了斩首示众,家中男丁被流放,女眷被充为官奴,元小秋当时刚满月,自然不在流放之列,跟着他的母亲祖母们被充为了官奴,在被拉到人牙市场供人挑选的前一夜,家中忠仆元丰买通了狱卒,把元小秋偷了出来。
元丰是元家家生子,几辈人都忠心侍主,他带走了小主子后便开始了逃亡生涯,官府发现元小秋不见了之后派人去追捕,元丰躲避途中跌下山崖断了一条腿,后来虽侥幸逃脱了朝廷耳目,却带着个孩子不知该如何谋生,他是奴籍,小主子刚出生家里就出了事,也没上户籍,而且官府已经报了他狱中夭亡,元丰一个奴才,哪有法子再给小主子上一个户籍。
元小秋渐渐长大,元丰怕他受前事影响,没告诉他身世,只说是他路边捡来的弃婴,两人祖孙相称。他以为过了这么多年,事情都尘埃落定了,他们又得了贵人相助,好日子要开始了,小秋可以像普通人家的孩子一般读书识字,过几年学门手艺,赚了钱可以娶妻生子,从此过上市井小民的生活,元家的荣华富贵都烟消云散了,小秋没有享受过那些,也不会眷恋。
没想到就上户籍这茬就出了大问题,元小秋的身世没人怀疑,他七年前还是一个小婴儿,谁会认得他,只是要给他上户籍,元丰总得出面,何词应是想让他们落实祖孙的身份,那么元丰的过去就得追溯,元丰本来是有些害怕的,担心被人查到他的出身,但又抱了些侥幸心理,毕竟事情过了这么多年了,他又只是个不起眼的奴才,没人会记得他了吧。可偏偏就有人记得,连带着把元小秋的身份都牵出来了。
何词应有些难置信,元丰看着老实巴交的,怎么会是偷带罪官旧主出逃的奴才呢?而且这事情他觉着元丰做的不算错,罪官犯事祸及家眷是理所应当的,她们就算不曾犯过罪,但她们享受了家人剥削来的民脂民膏,就得和家人共患难,一起承担这罪责,可元小秋那时刚出生,并没有享受过家人带来的锦衣玉食,怎么就要赔上一辈子为家人的过错买单呢?又不是谋逆的大罪,犯得着连婴儿都不放过么?
他心里想的这些大逆不道的话是不敢说的,他的父母也在为他说好话,说何词应年纪小被人蒙骗了,那祖孙俩是官府逃奴,尽管去抓就是了,就在田庄上,他们绝不包庇。
何词应有些焦急,问官差若抓住了他们要如何,官差说他们逃脱罪责要罪上加罪,念在元小秋当初没有自主意识,便不加重他的罪行,只还是给他烙上官奴印记,日后都难以洗清。原本这印记在他被判为官奴那一刻就得烙上,只因他那时年纪小,怕这么小的孩子受不了火烙之刑,官府法外开恩,让他满了十岁再烙,也是因为没有这个印记,才让他在外逃窜了多年,如今被抓回去了,立刻就得烙。
至于那挟官奴出逃的元丰,原本元家主子们入狱后,元家的下人就被发配到牙行了,要再行转卖,元丰自个儿就是偷跑出来的,再去偷了小主子偷跑,就更是罪上加罪,那官差说该怎么判还得看官老爷呢,总之不会轻。
何词应有些揪心,他觉得这祖孙俩怪可怜的,也没干什么伤天害理的事儿,非得抓着人家不放么?那大公主通敌叛国草菅人命,皇帝怎么不管?对待朝臣却实行连坐之责,要将人家一网打尽寸草不留。要他说,最该死的就是这些犯了事的皇亲国戚,大公主若是个普通世家闺秀,犯了这事儿不得株连家人?那么宫里的帝后就是最先要株连的!
阅读金童记最新章节 请关注不格小说网(www.buge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