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川带着团队一连三天都在配合戛纳电影节官方的各项活动,5月28日《寄生虫》率先在日韩北美上映,紧接着大陆和欧洲也开始了公映。
这几天全世界传媒的娱乐版面都有关于江川极其作品的报道,毫不吝啬各种彩虹赞美之辞,“天才”、“最年轻的大师”、“亚洲之光”、“全才艺术家”等等不一而足。
尤其是曰本媒体,甚至有报纸建议授予江川曰本文化勋章,以表彰他数年内连续获得欧洲三大电影节奖项、为弘扬曰本文化作出卓越贡献。
大曰本文化勋章是曰本授予对科学技术或艺术文化发展有显著功绩者的勋章,艺术界只有曰本社会普遍承认的大艺术家才能获得,诸如川端康成、黑泽明、司马辽太郎、小泽征尔等等。
如果仅凭漫画、动画的成就,江川恐怕连这种勋章的边都摸不着,毕竟漫画界还无人获得过奖项,手冢治虫、宫崎骏、鸟山明等皆无例外。
不过如果以电影方面的成就,江川获得的国际奖项似乎足够多了,曰本已经无出其右,拿奖是应该的。
然而要说对曰本文化的传播贡献,似乎又有些谈不上,《热血高校》是校园幻想漫画的延伸,《蓝色是一种暖色调》中的姬情也非曰本独有,《寄生虫》是韩国故事,与曰本文化的关系都不大。
只能说从大的文化范畴而言,江川的贡献相当可观。
不过媒体的这种建议没用,大曰本文化勋章是有年龄限制的,要七十岁以上才能获得,手冢治虫没有活到七十岁法定年龄,即便想表彰也不行,相关规定的执行非常古板。
有时候记者关注的角度也很特别,不止一家媒体报道《寄生虫》获奖后三天就全球公映,步调非常一致。
“可以想象雪野江川对自己的作品有多么自信,才敢于作这样极端的安排,紧接着电影节就开始公映。
然而真正令人吃惊的是,他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协调一部电影全球同时公映是非常困难的事,通常能在半年内全球放映完毕就已经是不错的安排。
尤其是中国大陆也加入第一时间上映行列,对于外国影片来说这样的情况几乎绝无仅有,这凸显了雪野江川难以置信的能量,显然不是一个普通年轻亿万富豪可以做到的。”
仅仅依靠金钱的确很难做到这一点,但有先见之明就更加容易,甚至可以对细节进行布局,这看在外人眼里自然显得神奇。
《寄生虫》北美、欧洲由华纳发行,上映第二天就轰动了各大媒体,更是好评如潮,直接封神。
这在江川的预料之中,全世界的媒体都是左翼占主流,一向高举公平正义大旗,对这种题材当然大力赞赏,于是把江川当作人类良心力捧。
好莱坞尤其好这一口,全世界范围内说起主持正义的先锋,那自然是非好莱坞莫属,像江川这样的社会精英、亿万富豪拍出这样的电影,是最符合左派主流价值观的。
何况他理解同情同性之爱,在戛纳电影节上宣布成立饥饿基金会,简直是最懂行的艺术家,这种人必须得树为全世界敬仰的楷模。
得到米帝舆论的赏识,于是江川的形象更加高大起来,《热血高校》中的扮相更酷了,唱歌跳舞的影像更帅气了,漫画被更多介绍,动画被更多国家引进,甚至有艺术家同行为他设计了LOGO,方便进一步传播。
媒体进而纷纷预测,今年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非《寄生虫》莫属了,甚至可能有更多斩获。
总之如果江川肯被钉在十字架上,很可能大家以后就拜他了。
当然也有不和谐的声音,反而主要来自曰本,有媒体责备江川将《寄生虫》拍成了韩国电影,没能更多关注本国底层。
“难道曰本就没有贫穷现象了吗?很不理解雪野江川为什么非要跑到韩国去拍这部电影。”
这就属于动辄得咎,江川真要在曰本拍了,一样会有人骂。
若干年后是枝裕和拍了《小偷家族》,反映的就是曰本底层的生活,而且是根据真实社会事件改编的,同样获得了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就被骂了个狗血喷头,说他丢曰本的脸。
江川倒是一直担心影片在韩国播出后惹毛了棒子,影片的题材韩国人自己拍应该是没问题的,毕竟韩国电影一向以敢拍闻名,什么样的丑都可以揭,改不改是另一回事,至少显得进步,这和好莱坞是一个路数。
但江川是个外国人,不远千里跑到首尔揭人伤疤,这是什么样的精神?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韩国方面负面评价很少,压根就没往小鬼子居心叵测方面扯淡。
反而有一种论调说:“雪野江川先生尊重韩国人,宋康昊等人饰演的穷人,代表了韩国社会的最底层,但他们穿上西装换上体面的衣服,和最富裕的阶层站在一起时,丝毫也不违和。
这说明了什么?说明江川先生认为韩国人的总体素质是很高的,穷人和富人拥有同样的品格,差别只是不同档次的衣服。”
如此卓尔不群的见识,江川都忍不住点赞,简直说得太好了。
在飞回首尔的湾流商务机上,李英爱也对《寄生虫》在全世界范围内受到追捧有过评价:“通过您的才华和努力,另东方受到了更多关注,现在全世界都在迷恋曰本、韩国的文化。”
然而江川并不太赞同这样的说法,虽然韩国和曰本都有许多人声称文化输出很成功,全世界范围内日流、韩流。
反正旅途无聊,他和美女掰扯了这个问题:“日韩的所谓文化输出都是幻象,你想听真正的答案还是一个心理安慰?”
在飞机的酒吧里,英爱偎依着笑了起来:“我当然听真正的答案。”
“你说的全世界,实际上就是欧美西方,没人在乎其他地方的人迷恋什么。
然而说实话,西方人迷恋曰本和韩国的真正原因,恐怕是因为曰本和韩国都服从于西方,是他们的自己人、小兄弟。
西方支持韩国和曰本,其实就是在将日韩打造为全世界学习的榜样,成为大家学习的模范生,潜台词就是:只要按照我们的规则做事,我们就会认可你。”
这一点英爱只部分赞同:“我们有共同价值观,互相认可是正常的,但西方是真的喜欢日韩的文化,这应该是伪装不出来的,比如他们欣赏《寄生虫》,追捧《进击的巨人》,也很喜欢你坏学生的形象以及歌舞才华。”
江川笑着把话说透了:“我可不认为那是在追捧日韩文化,实际上是韩国人和曰本人迷恋西方文化才是真的。
我的《寄生虫》实际上是用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拍出来的,很迎合文化精英的口味。
《进击的巨人》并不是一个东方故事,绝大多数漫画角色是西方人,而且都是大大圆圆的眼睛,蓝色绿色灰色都有,而不是曰本人实际拥有的细长黑眼睛。
为什么会这样呢?你看看我们曰本最火的那些漫画,明明是东方人却拥有金头发蓝眼睛,难道这是东方文化吗?
《进击的巨人》也就算了,毕竟设定的就是欧陆故事,那么《鬼灭之刃》和《食戟之灵》,我的角色不也都是欧美人特征,一个个莹蓝碧绿的眼睛吗?
更邪门的是,曰本竟然发展出一套类似欧洲实际上与欧洲文化相去甚远的二次元审美。
实际上就连“漫画”的日语词汇“アニメ”,都是基于英语“animation”演变而来的。
我们曰本人为了取悦西方人甚至改变自己名字的写法,例如雪野江川翻译成英语大概是“Snow·Edawa”,但为了和西方接轨,我应该主动自称“Edawa·Snow”,将姓名前后掉头。
然而你不可能看到西方人为了适应东方而将自己的姓和名转换位置,比如哈利·波特自称波特·哈利。
亚洲的曰本、韩国、中国台湾等地痴迷于棒球,然而这是一项完全米国式的运动,欧洲都不太流行,你会发现这项运动只在所谓亚洲模范地区流行。
另外任何在西方很红的艺术家在曰本和韩国都会自动火起来,但日韩的艺术家显然就没有这种待遇,事实上百分之九十九的西方人无法立刻说出一个日韩艺术家的名字。
所以西方之所以更容易接受韩国或曰本,是因为韩日的思想和价值观都来自西方,你刚才还提到了我的音乐,实际上《六本木style》是一首说唱歌曲,而说唱起源于米国。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西方人只是接受了西方自己的东西,而不是接受真正曰本、韩国的东西。”
英爱笑着递给江川一杯橙汁:“你现在是以一个中国人视角看问题。”
这话是对的,江川从小受的教育就是批判性的,这一点已经定型,很难因为环境而改变多少。
不过这也的确是他正在反思的,关系到未来应该去做什么,才能进一步提高逼格。
阅读六本木艺能之神最新章节 请关注不格小说网(www.buge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