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汉明

再造汉明

第674章 郑成功西行(8)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泸州城内,杨畏知、侯永锡正在商量着如何夺回被大西军占领的富顺县城、合江县城。前天,他们攻陷龙透关后,立即对泸州城发起了进攻。驻守在泸州城的大西军见明军攻破了龙透关,主将也不见踪影后,纷纷做鸟兽散,大部分成了明军的俘虏。

两人正商量着,突然一名军官进来报告:“大人,敌人水军来进攻泸州了。”

杨畏知忙问道:“敌人是从哪里来的?”

“是从合江方向来的。”

杨畏知听后心想,难道狄三品从重庆搬援军过来了?可也没这么快呀,于是说道:“准备战斗。”

“是。”

军官去传达命令后,杨畏知、侯永锡来到了东门。

郑森率舰队上行60里后,来到了合江县城。元代,合江县城在神臂山,洪武初年,合江县城迁移到了安乐山。

铁血军用炮火摧毁了大西军设在合江县城城墙上的炮台后,城墙上残存的大西军士兵看着明军舰船扬长而去。

舰队继续上行60多里后,看见了左岸的神臂山。

神臂山(也称神臂岩)是个深入长江的半岛,长约2500米,宽约1000米,因其整体地貌尤如一肢大而长的臂膀伸入长江而得名。它的三面被长江环绕,江岸陡峭,怪石嶙峋,尤其西边为悬崖峭壁,无路可攀,唯有东面与陆路相通。由于此地地势险要,南宋时期为抵御元军,将泸州城搬到了这里,因此神臂山也是老泸州城的所在地。当年宋军、元军在这里进行了34年的拉锯战,城破后,老泸州城被元军摧毁。进入元代后,合江县在老泸州城的废墟上重建了城镇,作为合江县的县治。进入明代后,合江县城搬到了安乐山,神臂山的城镇逐渐被废弃。在后世的今天还留有“老泸州城遗址”。

郑森、矫琨宇、杜泽礼在军校读书时,已了解过这段历史,因此他们肃默地站在甲板上,望着渐渐远去的神臂山,心想今后华夏大地再也不许蛮族肆虐。

过了神臂山,又前行了约80里后,郑森终于看见了泸州城。

泸州古称江阳,南朝梁大同年间置泸州。宋、元之际,蒙古人侵入四川,宋军为了抵抗元军,先后将治所迁到了合江神臂山、江安三江碛、合江安乐山,坚持抗元达35年。到了明代,泸州辖江安县、纳溪县、合江县。

泸州城与江津城一样,也是建在半岛上的,这个半岛叫“江阳半岛”。泸州城经北宋、南宋二三百年的苦心经营,成了一座规模较大的州城。城周并不是正方形、长方形,而是呈东西向窄、南北向长的不正规梯形,南、北门距离约390丈,东、西门距离约210丈。城墙为条石砌筑,墙高2丈,宽1丈,东城墙有会津门、东门、凝光门3个城门,南城墙只有南门,西城墙有西门,北城墙有小北门、大北门2个城门,另在西南方向开有小西门,共8个城门,每个城门上均有城楼。进入明代后,对城墙进行过多次修缮。

张献忠曾经三次进攻泸州。第一次是崇祯十三年(1640年)十二月十六日,大西军都督温玉洁率3万人马进攻泸州,泸州知州苏琼率军民抵抗,守将王万春击败了温玉洁。十八日,张献忠亲自率军第二次进攻泸州城,从东门攻入城内,与守军进行了4天巷战,知州苏琼殉国,王万春逃离了泸州城。第三次进攻泸州城,就在几个月前的七月初四,时四川分巡道下南道副使黄谏卿率兵民抵抗,城破后,黄谏卿被俘,不屈被杀,守将王万春战死,其子王于藩逃出了泸州城。大西军占领泸州后,再次对泸州进行了屠0城。

泸州城在遭到张献忠的三次攻城后,城市已近废墟,到处都是断墙残垣,几个月后还没完全恢复生机。历史上,清军南下后,张献忠在明军、清军的夹击下,无心恋战,匆忙江口沉银,率众北逃。临行前实行了“三光政策”,成都、泸州等成一片焦土。清军平定四川后,在泸州旧城的基础上重建了泸州城。

杨畏知来到东门,从望远镜里看到从远处驶来的船舶冒着黑烟,船上插着明军军旗,水兵们都穿着蓝色衣服,忙告诉侯永锡,来者不是敌人,是我们自己的水师。

侯永锡忙从杨大人手里接过望远镜仔细瞧着。他跟了杨畏知几天后,已学会了使用望远镜,他望了一会儿,问道:“怎么这些船会冒烟?不用划桨、不用拉纤就能逆水而上的?好像还有喇叭声。”

“这些是机器船,当然不用划桨,不用拉纤。你听见的喇叭声叫汽笛声。”

“大人,你是怎么知道?”

“我在云南训练的时候,在红河里见过这种舰船。铁血军就穿这种制服。”

“万一这是敌人的舰船呢?”

“现在世界上只有我们大明才有这种舰船,敌人想造也造不出来呢。”

“铁血军是怎么回事?”

“铁血军是当今皇上的义兄刘云龙组建的军队,就是他带着几百人冲进了北京城,救出了太上皇、皇上。”

侯永锡一听几百人就敢冲进北京城,还救出了太上皇、皇上,这支军队的战斗力也太厉害了吧!

传达完命令的军官这时也来到了东门,请示道:“大人,要开炮吗?”

杨畏知说道:“开什么炮?这是我们自己的舰船。传令下去,打开城门,迎接他们。”

“是。”

郑森、矫琨宇、杜泽礼上了岸,与杨畏知、侯永锡施过礼后,侯永锡问道:“郑老大,我能上船去参观参观吗?”

郑森说道:“可以。”

于是,杨畏知、侯永锡和明军的其他几个军官上了舰船,跟随郑森参观了“石柱号”舰船。

参观完后,郑森、矫琨宇、杜泽礼随杨畏知来到了州府。

郑森告诉杨畏知,秦翼明、曾英正在忠州、石柱训练新兵,白杆兵已夺回了涪州,自己已摧毁了重庆的佛图关、南坪关,也摧毁了江津、合江县城的炮台。

杨畏知问郑森:“你能帮我们摧毁富顺县、江安县的炮台吗?”

郑森说道:“当然可以,我们原先还准备去宜宾的呢。”

杨畏知听后,说道:“有你们协助,我们就能轻松占领宜宾了。”

于是,“石柱号”、“垫江号”、“丰都号”在泸州补充煤炭、蔬菜、水果,顺便休整。

泸州城内有煤铺,铺子里的煤炭来自威远。

威远的煤炭在春秋战国时期就被发现,并逐步利用,以煤作燃料,冶炼铁、铜、银,烧制砖瓦、陶器、石灰。东晋时,主要开采刘家洞的煤矿,进入明代后,又在蒙子桥开采煤矿。威远开采的煤炭主要供应富顺、隆昌、泸州,富顺的自流井(今自贡)井盐就是用威远的煤熬制的,泸州城内的铁铺、铜铺及周边的石灰窑使用的煤也是来自威远。尽管威远河全长123公里,上下游落差有60多米,但进入明代中叶后,威远人开始在威远河上筑堰,分段通航,使得产自威远的煤炭不再依靠马来驮运,这样大量的煤炭被运出威远。不过,由于没有深排水技术,威远开采的都是浅部煤炭,产量远远不如后世。在后世威远有十几个煤矿,探明的煤炭储量达数亿吨。

2天后,郑森来到了州府,递给杨畏知一张纸。前天郑森到达泸州后,他给南京发了电报,今天南京回电了。

杨畏知接过纸张,一看是南京来的任命书,任命自己为四川巡按兼泸州总督,统辖泸州、叙州的明军。

杨畏知听后心想,怎么自己才到泸州,南京就来了任命书?忙问道:“南京的使者呢?”

郑森说道:“没有使者。”

“没有使者,你哪来的命令?”

“我们有电报。”

“电报?”

这不能怪杨畏知,他在云南训练时,茅苇山还没拿到电报机,因此他自然不知道“电报”是什么。郑森就向杨畏知介绍了电报机的事,他才明白原来还有这么先进的“顺风耳”。

郑森介绍完电报机后,又拿出一张纸来,告诉杨畏知,朝廷让你立即派人去遵义,让川陕总督樊一藩移驻泸州。

樊一藩,四川宜宾人,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进士,先后在地方任知县,后任礼部祠祭司主事、吏部稽勋司郎中,崇祯十二年(1639年)任右佥都御史兼宁夏巡抚,去年冬被荐为兵部右侍郎,总督川陕军务,待任命送达四川时,李自成已攻陷了北京。朱慈烺登基后,继续任命藩一藩为川陕总督。张献忠攻陷重庆、成都后,他据遵义(今属贵州),在那里招兵买马。

杨畏知看完命令后,立即派人去了遵义。

郑森办完事情后,率舰队进入了沱江。其他明军坐在侯永锡的船舶上,它们被拖在了舰船后面。

沱江是长江的支流之一,它发源于川西北的九顶山,在上游接纳了支流绵远河、石亭江、湔江(也称鸭子河)后,在金堂形成沱江干流,流经简州(今简阳)、资阳、内江、富顺,在泸州汇入长江,干流全长约710公里,可全线通航。

舰船沿沱江上溯200多里后,来到了富顺县。

富顺县在北周时期因发现了井盐而设县,那时称为“富世县”,县城在玛瑙山下。唐朝时为了避唐太宗李世民之讳,将“富世县”改名为富义县。北宋年间升“富义县”为州级“盐监”,后来为了避宋太宗赵光义之讳,“富义监”改名为“富顺监”,于是就有了“富顺县”的县名。南宋期间为了抵抗元军,“富顺监”治所迁至虎头城(今怀德镇虎头寨)。元代,将“富顺监”改为“富顺安抚司”,治所由虎头城迁回到玛瑙山下,后来又升为州。进入明代后的洪武四年(1371年),降富顺州为“富顺县”,那时,富顺县的城墙还是土墙。正德年间,知县童纶为防贼寇,改土墙为砖墙。富顺县因产盐,加之有沱江、滏溪河(威远河的下游,沱江的支流)的交通便利,周边城镇的煤、铁、硫磺、石灰、茶叶、桐油、蓝靛、木材、兽皮、草药等物品纷纷云集在县城,因此是个商业发达的县城,有“银富顺”之称。

县城的南、东、北是沱江,西北是玛瑙山(也称马脑山、马老山)、钟秀山,玛瑙山山高在110米左右,山下有盐井,玛瑙山、钟秀山的东边是“西湖”。当年童纶在修筑砖砌城墙时,为了防止贼寇从西边进攻县城,不仅在城西北的玛瑙山筑有炮台,还环绕着玛瑙山砌筑了城墙,使得玛瑙山炮台成了一个独立的军事堡垒——玛瑙堡。炮台距南边、北边的沱江都为700米左右,距东边的沱江为1100米,是富顺县西边的一道屏障。

张献忠占领富顺县后,不仅在县城内驻扎有大西军,也在玛瑙堡驻有炮兵。

不过,大西军在玛瑙堡的炮台对铁血军的舰船一点威胁都没有,在铁血军的一轮炮击后就成了废墟。

驻扎在县城的大西军突然听见玛瑙堡响起的炮声了,顿时愣了,还没等他们反应过来,铁血军的大炮已落到了县城的城墙上。待摧毁了城墙上的炮台后,200名手持燧发枪的明军首先登陆,后面是侯永锡率领的几百名士兵,他们在炮舰的掩护下,轻松占领了玛瑙堡、富顺县城。

占领玛瑙堡的明军士兵来到炮台搜索时,发现从西部冲来了近千名士兵。

阅读再造汉明最新章节 请关注不格小说网(www.bugexs.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本页

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