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毒”于丹

解“毒”于丹

第11节:告诉你未被糟蹋的孔子10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朝士一般指那些具有较高的学识又在在朝廷当官的人,他们可以一边做官,一边教学生、授弟子。白衣士人、隐士、处士他们之间的共同特点就是头上没有官帽,但他们之间也有区别。白衣一般出生低微,是庶民的子弟。隐士往往终生隐居山林,聚徒讲授。处士涵盖的范围要更大一些,可以包括白衣士人,也包括在太学等官学中研习经典的诸生。由知识分子组成的士人,逐渐形成了一套自己的价值标准。到汉代,士人特别注重”士名”,强调人格名望、风骨气节和学识才能。为求取”士名”,士人们必须注意提高自身的修养,恪守封建纲常名教,以便得到统治者赏识,在朝堂博取一官半职。当然,也有士人为沽名钓誉,会到处拉帮结派,相互吹嘘。东汉后期,士人之间清议品题人物的风气进一步盛行,这种人物品题属于民间自发行为,标准当然也不一定与官方完全相同。

民间的清议品题,多少会触痛封建王朝敏感的神经,魏晋时期,开始实行九品中正制,品评士人之权收归政府,按照官方的标准进行中正品评。那些德行才能高的人,被给予不同品第(乡品),然后授以各种官职;那些没有通过中正品评的人,不能当有品级的官员,只能当普通的办事人员。这个制度看似公正,其实里面有太多的问题。这就好比取消高考,取消公务员考试,然后用一套思想品德规范来给大家打分,分数高的就当大官。我们就是用大腿思考也知道哪些人的分数会比较高,当然是与打分的官员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人可以得高分,比如品评官的姑姑的舅舅的二婶的邻居的小孩的朋友。这种制度只会让权力永远掌握在有权有势的大家族手里,真正有聪明才智的庶民只能永远处于底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事实也的确如此,这一时期,九品以上官吏和得到中正品第的人,都成为士,其他人就成了庶人。进入权力中心的所有机会几乎都被士人垄断了,士人和庶人之间的对立越来越尖锐。士族家庭出身的男子,一出生注定要做官,士人代代相传,个个锦衣玉食,荣华享尽,迅速地腐朽堕落。当时有谚云:”上车不落则著作(只要从车上掉不

下来的小孩,就可以当著作郎),-体中如何-则秘书(只要能在信中写几句问候的话,就可以当秘书郎)。”(选自《颜氏家训-勉学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长期养尊处优的生活,士族子弟从精神到体能都开始全面衰退。

梁朝时的建康令王复,出身士族,见到马喷气和跳跃,就吓得要死。他对人说:”这是老虎,为什么叫马呢?”士族自身的腐朽加速了他们的败亡,士族在东晋时达到极盛,到南北朝时开始衰落。隋唐以后,士族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但士作为一个特定阶层的观念仍然保留着。有官爵的人,仍称为士;免掉官爵的人,就成为庶人。到宋朝以后,”士”或”士人”才逐渐成为一般读书人的泛称,不再特指品官。

于丹告诉我们”士”这个阶层是中国的知识分子阶层,如果她接下来说的是宋朝以后的某部作品,还情有可原;但如果接下来说的是《论语》,那么她的解释就未免太过笼统,太不体谅读者了。

”君子喻于义”中的?”义”能理解为”适宜”吗

唐唐

《于丹〈论语〉心得》在第59页写道:

”但孔子认为谋求个人利益的时候不能不走正路,一心想走捷径,一心想贪小便宜。孔夫子认为,走正路还是走捷径,是君子和小人的区别。

他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义-就是-宜-,也就是说,君子走的始终是一条适宜的正路。而小人则一心看重私利,在一己私利驱使下很容易走上

邪路。”

孔子的这句”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许多人都耳熟能详,一般将这句话理解为:”君子知道的是义,小人知道的是利”。于丹教授为什么要将这里的”义”解释为”适宜”呢?

《中庸》说:”义者,宜也。”《说文》段注:”义之本训谓礼容各得其宜。”在这里”宜”应该与《新华词典》上的解释比较接近:”正确合宜的道理或举动”,而不是于教授解释的”适宜”。网友塞外李悦也对于丹的解释提出了异议:”到了唐代,韩愈在《原道》中给”义”下了定义,他说”行而宜之之谓义”。

阅读解“毒”于丹最新章节 请关注不格小说网(www.bugexs.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本页

更多好看的小说